部分出土文献中的神话传说研究
作者: 刘书惠  日期:2009-05-01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神话传说 楚帛书 《唐虞之道》 《太一生水》 《子羔》篇 公盨 《容成氏》 出土文献 上博简 
描述:二十世纪是出土文献大发现的世纪,无论从出土数量还是研究成果来说,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出土文献对于考古学、文献史料学、古文字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特别是对神话学及历史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尤为显著,为重新认识和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作为文学文献宝库中的重要部分,一直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它们不但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更是我们了解上古社会的重要途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资料十分零散地保留在不多的古籍文献中,这为我们后世的认识和研究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幸在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出土文献的大量问世为我们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拟将部分出土文献中的神话传说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将其与传世文献相对照,以引起学术界对二者结合研究的足够重视。 本研究选取本世纪较重要的涉及神话传说的出土文献,以神话类型为经,以出土资料为纬组织材料,以概述部分出土文献中的神话传说内容及其与传世文献的关系。本文大致择取创世神话、感生神话、禅让传说、禹政传说四种神话传说类型,利用楚帛书、郭店楚简中的《太一生水》篇、《唐虞之道》篇、上博简中的《子羔》篇、《容成氏》篇、西周青铜器(?)公盨中的相关内容,以及传世文献中的相应记载进行论证。意在通过比照研究还原神话传说的原始面貌、追踪其演变历程、探寻其中的具体差异,从而为我们更好的了解古代神话传说、认识古史提供可信的材料基础,并试图为未来的神话传说研究探求一条更有效更适合中国神话特色的路径。
陕西甘泉城关镇袁庄村金代纪年画像砖墓群调查简报
作者: 袁继民  张晓明  李雪峰  贾延才  高强  李延莉  韩和平  王蕾  王沛    日期:2016-12-05 来源 :考古与文物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金代 画像砖墓 甘泉县 
描述: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东天山地区聚落遗址研究
作者: 习通源  日期:2014-06-30 来源 :西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游牧 东天山 半农半牧 聚落遗址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 
描述:公元前二千纪开始,在我国新疆东天山地区开始出现以经营农业为主的人群,这些人群同时兼营一定程度的畜牧业、狩猎业和采集业,属于半农半牧经济模式。这一时期,哈密盆地绿洲地带和巴里坤的河湖地带都分布着许多农业聚落遗址。在公元前一千纪左右,欧亚大陆大部分区域进入了青铜时代晚期和早期铁器时代,随着气候的剧变,经济模式的改变,游牧经济和游牧民族开始逐渐出现。东天山地区作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汇地带,也在同时期逐渐进入游牧经济时代,出现了游牧民族,在东天山两麓出现了大量的游牧聚落遗址。这个时期这种经济模式的转变,给古代东天山地区的文化面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目前对于这一时期东天山地区从半农半牧经济向游牧经济转变的过程和游牧聚落遗址特征的研究很少。作者希望通过自身从2005年以来在东天山地区所做的调查、发掘工作掌握的基础资料出发,结合以往历年来的工作成果,对东天山地区公元前二千纪以来聚落遗址的变迁进行初步的研究。 本文共分八章。在第一章绪论部分,作者首先划定了文章研究的时空范围,总结了以往对东天山地区古代遗存的相关研究情况,分析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论文中使用的理论研究方法。在第二章,详细描述了东天山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以及全新世以来气候变迁的环境背景。第三章针根据已有的考古发掘、调查资料,对东天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进行了文化因素分析,并根据其考古学文化特征,结合年代学分析结果把这些遗存划分为五组不同类别的文化遗存,在此基础上将东天山地区的半农半牧经济模式向游牧经济模式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认为该地区在公元前1800~前1600年之间部分人群因气候、人口压力或绿洲承载能力的原因越过东天山到达巴里坤湖湖畔开始定居。公元前1200年左右气候的又一次干冷化时期,东天山地区开始出现早期的游牧活动,并一直延续到公元前一千纪晚期。第四章对分布于哈密盆地绿洲地区和巴里坤湖畔的两种以农业为主的半农半牧经济模式的聚落遗址选址、等级、聚落形态、经济形态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分布于东天山南北两麓的游牧聚落遗址因不同功能造成的选址、布局特征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对比。东天山北麓以大中型聚落遗址为主,少见小型聚落遗址,反映了这种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是古代游牧民族在夏季牧场的统治中心。南麓同样分布有少量大型聚落遗址,但以中小型聚落遗址为主,其选址布局都是以保证人畜度过酷寒的冬季为前提的,是游牧民族的冬季营地。此外还对大中型遗址周边具有军事防御性质的遗址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六章对公元前一千纪的农业聚落遗址进行了研究,这一时期的农业聚落遗址延续了前期的传统,其分布、布局和等级等特征变化不大,体现了农业经济的稳定性。在第七章限于资料的缺乏,对公元元年左右进入东天山地区的外来草原游牧文化进行了简单的探讨。这一时期的聚落遗址中居住遗迹比较少见,主要为墓葬遗存,说明此时已经完全进入了游牧文化时代。第八章在前文各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东天山地区分布的农业聚落遗址和游牧聚落遗址进行了对比分析,推演了从半农半牧经济向游牧经济演变的过程,最后分析了东天山地区聚落形态变化与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的关系。
马家窑彩陶的审美特征
作者: 朱志荣  徐云敏    日期:2016-12-05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观物取象 马家窑彩陶 写意 和谐 
描述:
马家窑彩陶的纹饰意蕴探究
作者: 公维军    日期:2016-12-05 来源 :陇东学院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文化传承 马家窑彩陶 纹饰意蕴 
描述:
马家窑彩陶纹饰构成特征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 邓红霞    日期:2016-12-05 来源 :包装工程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马家窑彩陶纹饰 构成特征 平面设计 
描述:
马家窑文化与黄河上游农业文明
作者: 费晓华  日期:2012-04-01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原始农业 马家窑文化 黄河上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 
描述: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之一。通过对马家窑文化原始农业遗存资料的研究,可以得出: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先民们,已经开始种植粟、黍等农作物;制造和使用以石器和骨器为主的农业生产工具;还饲养家畜、制作彩陶,从事以农业开发为中心的经济、文化活动。总之,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原始农业已自成体系。同时,原始农业的发展也解决了当时人们的食物来源问题,给当时物质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对马家窑文化时期原始农业的研究必将进一步丰富西北史前农业考古的内涵,深化中华农业文明研究,同时亦可为我们澄清许多史前农业考古研究中的疑难问题,极大地推动中国农业文明史的研究进程。可见,在中国农业考古中,特别是在远古人类农业的发展史研究中,马家窑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马家窑文化彩陶十字圆圈纹含义新解
作者: 喻仲文    日期:2016-12-05 来源 :装饰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彩陶 生命循环 马家窑文化 十字圆圈纹 
描述:
魏晋南北朝绘画构图浅析
作者: 杨玉山  日期:2009-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构图 审美 绘画 
描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极混乱,人生极痛苦,同时又极具艺术氛围,极富有艺术创新的时代。随着大汉帝国的崩毁,知识阶层被逐渐边缘化,在多年的政治厮杀中,士人中的一部分开始对社会政治采取了一种疏离甚至弃绝的态度。他们或是走向抽象思辨的领域中,或是隐遁山林、寄情艺术,总之,这些人以一种卓尔不群的傲骨和智慧,体认或者诠释着一个新的时代,一个艺术自觉的时代。他们追寻着生命、人格、情感、心灵等自我的一面,将“人的自觉”的因素渗透到对艺术的理解、阐释和表现中,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创新历程,并奠定了中国画几千年来的基本审美情感和审美追求。文人士大夫参与到绘画事业中,使得中国绘画史的发展整体上具有了方向性。顾恺之“紧劲连绵、循环超忽”的用线结构方式、“笔才一二,像以应焉”的“陆家样”还有如“曹衣出水”的“曹家样”先后成为当时中国画坛的经典样式而受到众星捧月般的追模仿效,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中国早期艺术家们(文人士大夫画家与画工)共同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中国画构图形式问题进行着探索和表现,先后提出了“置陈布势”、“经营位置”、“悟对通神”、“自然之势”等理论观点并创造出了大量的绘画作品,使我们得以领略魏晋南北朝时期高逸标举的绘画风貌,并且大量的壁画、画像砖、画像石遗存也为我们今天的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本文将以这些绘画作品、画论著作等为研究资料,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的构图形式从理论与作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梳理,进一步揭示绘画构图形式所体现出的审美内涵和社会整体的审美倾向。
魏晋墓彩绘砖壁画·牧马
作者: 暂无 日期:2017-03-13 文献类型 :地方志
描述:
< 1 2 3 ... 11 12 13
Rss订阅